【视角】“十三五”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能否缓行?

2016-05-29 水进展

两会期间,国家十三五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再次刷爆人们的眼球,作为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重大举措,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发展战略背景下,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水资源永续利用的角度,我们有必要以审慎的、科学的眼光来思考这些重大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否则,在经历了巨额投资过程之后,又会重演一地鸡毛的窘境。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建工程,还有一部分是将要在十三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的。包括有:鄂北调水(湖北)、碾盘山水电站(湖北)、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陕西)、引江济渭(陕西)、引江济淮(安徽)、淮水北调(安徽)、大藤峡水电站(广西)、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新疆)、夹岩水利枢纽(贵州)、引洮供水二期(甘肃)、出山店水库(河南)、观音阁水库输水(辽宁)、拉洛水利枢纽(西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521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启动重大水利工程的现实背景为,当前我国推进新四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水利设施薄弱仍是明显掣肘。在继续抓好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特别是在中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一批重大调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大型水库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十分紧迫和必要。这对夯实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将发挥长期的积极效益,也可以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据预计,十二五末期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使我国骨干水利设施体系显著加强。具体的工作措施是,一要推进重大农业节水工程,突出抓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和严重缺水、生态脆弱地区及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二要加快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强化节水优先、环保治污、提效控需,统筹做好调出调入区域、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用水保障。三要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增强城乡供水和应急能力。四要实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综合考虑防洪、供水、航运、生态保护等要求,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五要开展大型灌区建设工程。坚持高标准规划,在东北平原、长江上中游等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地区新建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同时强调要统筹使用税费、价格等改革措施促进节水增效,加强终端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使重大水利工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长期以来,水利部被民间调侃为工程水利部、调水部,从上述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实施的背景以及工程内容来看,虽然是由国务院部署的水利建设工作,但是,水利部灰色水利、工程水利的技术路线丝毫没有改变。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为了补足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局限这个短板,我们是否只有工程调水这一唯一的举措?

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角度来看,流域地区水资源量是一定的,也是相对平衡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局面,各种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不断加剧,最后都汇入总体水环境,不仅是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也是大气污染的成因之一。我们始终没有把水污染治理当作治水工作的头等大事,在水质性缺水地区,热衷于工程调水,从而打破了流域间水资源量的平衡,减少了被调水地区维持水生态平衡最基本的水资源量,形成被调水地区生态逐步枯竭的囧地,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物种逐步消失。这种造成水资源调出地与水资源调入地生态环境双重灾难的工程调水举措,是我们的福音还是我们的梦魇,答案一想就明。


要解决这个问题,扭转这种类似“肾透”的灰色水利工程的短期行为,需要国家在战略层面树立起生态水利、资源水利的技术思想和理念,实施亲水的防洪策略,就地吸收、利用雨水,大力倡导企业、个人及全社会节水的良好行为习惯,大力开发节水产品,大力治理各种水环境污染,大力搞好流域管理和流域规划,大力开展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惟其如此,我们发展各项事业所需要的水资源才能够真正如不竭之源,细水长流。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能否缓行?


转载自“青朴生态空间工作室”!

           

            (作者为中国海绵城市及流域管理先行倡导者)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