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内涝多发、对COD/氨氮减排指标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污水与污泥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不充分、技术与资金短缺、建设与运行不规范。”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上,住建部城建司水务处处长曹燕进这样描述“十二五”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指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曹燕进指出,到2015年,目标是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新建配套管网约16万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约280万吨和30万吨。
曹燕进还指出,在污水处理的技术方面,要加大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强化除磷脱氮;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鼓励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她介绍说,《方案》中要求加强污泥处理处置,新增城镇污泥年处理处置规模约500万吨(干泥,约合2500万吨湿污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0%,其中36个大中城市达到80%;县城、建制镇污泥无害化处置达到30%。
同时她强调了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主要原则要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同时满足污泥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要求;尽可能回收和利用能源和资源;实现安全、环保、经济;还将鼓励符合条件的污泥处理后进行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土地利用;不具备条件的污泥干花后与燃煤电厂、水泥厂等要协同处置。
一落实四强化的措施及监督体系
在谈到如何强化污水处理措施时,曹燕进介绍说,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要求是首要任务,包括实施重点工程、促进资源化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产业化示范、推进水价改革。其次要强化法规制度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包括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各地立法实践,强化完善城镇排水许可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理顺价费机制等。同时强化规划引领,加快配套建设也必不可少,《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11-2015)》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及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都并行出台。最后指出加强行业监管,强化部门协作也尤为重要。
曹燕进还指出,住建设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起草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该条例的出台将对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进行规范,加大对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并明确防治内涝灾害的有关措施。